陳璽安
陳璽安是策展人,也是《黑齒》雜誌的共同編輯。在2016年,他的文章曾被收錄在《未來歷史:Mark Dion與Arseny Zhilyaev》和《雙向湖泊:利物浦雙年展情景、故事、設定集》中,文章近期被載於《黑齒》雜誌。他曾合作編輯《平行奧運》及《箭廠空間五年書》,以及共同策劃2018年的《長征計劃:違章建築三——特區》、2019年的《長征計劃:赤字團》及「行星馬克思讀書會」。
圖片提供:陳璽安
朱駿騰
朱駿騰,1982年出生於台北,2006年畢業於台北世新大學,2010年取得倫敦金匠大學藝術創作碩士學位。他在大學主修電影,求學期間曾拍攝多部劇情短片,並入選國際電影節。畢業後,他的創作方向轉移至當代藝術,作品以電影、多頻道錄像及現成物裝置為主,向「個人」在面對當下社會/政治/文化等複雜結構下面臨的困境與生存狀態表達關注,藉著作品提出回應。
他的作品經常於各大電影節和國際藝術機構展出,包括第28屆克萊蒙費宏短片電影節、第19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第7屆首爾國際電影節、2014台北雙年展、Kunsthaus Esse、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格拉斯哥當代藝術中心、荷茲利亞當代藝術博物館等。
2013 至2016年他曾於台北創立空場藝術聚落並擔任首任營運總監。
圖片提供:朱駿騰
蔡優進
蔡優進的設計實踐結合建築、規劃和倡議。他畢業於建築聯盟學院,是英國註冊建築師,同時是Spatial Anatomy的創辦人,以及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的客席助理教授。蔡優進對設計和地緣政治的關係充滿興趣,在過去十年,他一直帶領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有關城市和經濟發展的開創性研究和能力建設項目。作為公認的朝鮮半島主要發聲人之一,他的觀點已被多家新聞媒體報導,包括 CNN 和路透社。除了為朝韓發展提供建議外,蔡優進與任東宇在2017 首爾雙年展上共同策劃展覽「Pyongyang Sallim」。蔡優進因其獨特的設計實踐而受到認可,入圍2020年皇家藝術學院Dorfman獎項。
圖片提供:蔡優進
玄始源
玄始源是韓國首爾的策展人和作家。自2013年,她負責營運位於首爾的展覽空間 Audio Visual Pavilion。在梨花女子大學修讀藝術史和韓國文學後,她取得韓國國立藝術大學藝術史碩士學位,其論文是關於後民眾藝術運動對1980年代韓國藝術的重要性。玄始源出版了多本關於當代藝術的書籍,並策劃了多個展覽,如:「The Platform of Night」(Arko藝術劇場,2021)、「Cross Check-Sasa[44] + Seunghye Hong」(AVP Lab,2021)、「A Snowflake」(Kukje Gallery,2017)、「Read following sentences」(一民美術館,2013)等。她的創作興趣在於語境、展覽和場域特定性,並展開了多個有關傳統韓國建築、表演、劇院空間、博物館、畫廊及印刷的項目頁面。
圖片提供:玄始源
伊佐治 雄悟
伊佐治 雄悟在1985年出生於日本岐阜市,2008年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他在2019年曾獲得瑞典Pola藝術基金會研究項目的獎學金。
伊佐治 雄悟是一位居住在東京的視覺藝術家,擅長以現成物進行藝術創作。
「我們的生活一直被平坦的地板和筆直的牆壁包圍,留在同樣的空間中總是很局促,所以在森林及山間散步聽起來是個好主意。但為什麼沒人要質疑地板和牆壁的光潔度呢?顛簸的道路及牆壁上的污漬才是我們與世界之間的聯繫。」他想用作品表現這種現象。
圖片提供:伊佐治 雄悟
全基善
全基善是一位居住日本的文化翻譯及土建築家。他在 2015年成立由文化翻譯及編輯組成的團隊,並擔任總監及協調員,透過共同舉辦各項項目以拓展當地文化,包括以亞洲為主的生活方式、社區、藝術、食品及工藝。此外,作為五個互助社區的成員之一,他繼續以其獨特的建築及木工技術擴闊生活設計實踐。
全基善出生及成長在Zainichi(日語意思是在日本出生的韓國人)的少數社群中,社群在日本有約60萬人,正在面對與種族、種族教育、歧視、政治及國藉相關的多重身份危機。他意識到,想在生活中真正保持內心平靜,需要將自己的意識拓展至他出生的那刻。全基善不斷試驗及實踐多種生活方式,致力培育個體之間的關係,撇開不談部分植根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想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會順其自然而誕生。
圖片提供:全基善
孔煜也
孔煜也從北京大學取得文學學士、哲學學士雙學位及新聞與傳播碩士,她持續關注二十世紀中國的媒介、技術勞動與性別,曾就以上主題發表文章《三八飯店盛開革新:「大躍進」時期的婦女與技術勞動》,探討技術政治與在社會主義中的婦女解放運動。她在碩士論文中表達對在中國正值改革的婦女與紡織議題的關注,聚焦中共邊區紡織技術的傳播、進步與實踐,透過利用在地物質的「土法紡織」,探索社會主義革命政治中的性別視角。目前,她正從事記者及編輯工作。
圖片提供:孔煜也
具靜延
具靜延現為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的策展人。她在韓國藝術綜合大學取得藝術理論碩士學位。在 ZeroOne 設計中心擔任設計策展人後,她共同創立了 mediabus 和 The Book Society。她共同策劃了展覽「Artists’ Documents: Art, Typography and Collaboration」(MMCA,首爾,2016),並編輯了多部刊物,包括 MMCA 藝術家研究系列「Im Heung-soon: Toward a Poetics of Opacity and Hauntology」、「Park Chan-kyong: Red Asia Complex」和「MMCA Studies 2019 The Transnational Museum」。在2019年,她策劃了一個名為「Re-inventing Archive: Design, Architecture, Visual Culture」的檔案研究論壇。
圖片提供:具靜延
黎雋維
黎雋維是建築師、研究員及建築史作者。他在香港大學建築系取得建築史與理論博士學位,在倫敦AA建築學院取得文憑學位。他的論文集中於歷史、物質文化、一種名為上海石膏的東亞及東南亞水泥石膏技術,以及歷史文物建築保育。
黎雋維是Docomomo香港的成員,也是香港建築和文物建築的作者。他合著了一本關於香港戰後現代建築的書藉《迷失的摩登——香港戰後現代主義建築25選》,並在第六屆國際建築歷史大會(6ICCH)上發表,其他計劃中及進行中的出版物將會載於香港研究會2020年第二屆年會、Docomomo期刊第63期和HKIA期刊。
自2015年,黎雋維曾在多間學校及機構任教,包括AA平壤參訪學院、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香港大學、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他亦受邀於活現香港、GLO Travel、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香港鋼結構學會及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等多間機構,就香港、平壤、東京、大阪與亞洲其他城市的建築及城市環境,進行演講及導賞團。
圖片提供:黎雋維
劉智聰
劉智聰在1999年畢業於英國薩里藝術設計學校(室內設計系學士),從事電視廣告美術指導工作多年,同時積極投入個人藝術創作,由早年拍攝獨立短片到近十多年專注於攝影創作。作品曾於多個國際攝影節展出,亦獲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收藏。當中攝影作品《山水文明》系列(2013)獲得連州國際攝影節新攝影年度藝術家獎,最新作品《黎明請你不要來》(2021)亦獲得第一屆香港攝影樣本書獎銅獎。
圖片提供:劉智聰
劉清平
劉清平生活於香港,曾為《娜移》攝影藝術雜誌的創編成員之一,現為香港國際攝影節主席。身為WYNG Masters Award 特別委約攝影獎(空氣計劃)得主,他希望以最樂觀的光圈設定迎接未來世界,並結集出版《薄如空氣/Thin as air》作品集。
圖片提供:劉清平
李繼忠
李繼忠的研究式創作主要關注歷史及編纂、系統和意識形態。從早年開始,李繼忠有感香港歷史檔案缺乏管理,引發他以檔案研究方法為基礎,延伸至創作與研究實踐。他透過一系列研究、社會參與及行動介入來回應歷史論述,將政治與藝術的轉化投映在個體實踐。除了個人創作外,他更致力在未來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檔案庫。
李繼忠於2020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Altius獎助金,並於2018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7藝術新秀獎(視覺藝術)」。近年展覽包括瑞士「溫特圖爾國際短片電影節」(2021)、北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進退維谷」(2020)、瑞典蘭斯克魯納「Landskrona Foto」(2020)、北京長征空間「赤字團」(2019)、南韓首爾藝術博物館(SeMA)「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2018)、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第12屆上海雙年展:禹步——面向歷史矛盾性的藝術」(2018)及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造動: 2015亞洲藝術雙年展」(2015)。
圖片提供:李繼忠
伊恩·萊納姆
伊恩·萊納姆專注在平面設計、設計教育及設計研究。他在日本天普大學、佛蒙特美術學院平面設計碩士課程及東京Meme設計學院擔任教師,同時是加州藝術學院的訪問評論人。他在東京經營設計工作室Ian Lynam Design,從事視覺識別、字體及室內設計等創作。萊納姆亦為日本的《IDEA》、葡萄牙或英國的《Modes of Criticism》及德國的《Slanted》撰稿,曾出版許多關於設計的書籍。
圖片提供:伊恩·萊納姆
野見山櫻
野見山櫻是一名設計研究員、作家及策展人。她於2016年在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取得設計史及策展研究碩士學位。她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擔任研究員,同時以兼職講師身份任教於女子美術大學及東北藝術工科大學 ,最近的作品《Takenobu Igarashi: A to Z》於2020年在出版社Thames & Hudson出版。
圖片提供:野見山櫻
任倢
任倢是藝術家及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研究方向為纖維藝術及當代藝術,現任教於廣州美術學院。他的個人創作、社會項目、寫作實踐及教學工作環繞當代藝術、纖維藝術,以及朝着更廣闊的軟材料藝術展開,著有《可變之物:當代藝術中的軟材料》一書。
王懿泉
王懿泉,藝術家和策展人,1987年出生於北京,現居上海。他的創作和研究興趣在於表演、電影、城市空間、藝術與經濟之間的關係,憑藉針對這些議題的持續創作,他的藝術實踐在過去十年間發展出多樣面貌。他將多種媒介融合在富有表演性的場景裡,創作出形成參與感的現場活動,或承載敘事的空間設置,藉此對社會及文化議題展開個人化的評論。策劃展覽和組織藝術活動是王懿泉在藝術實踐中很重要的部分。2018年,他擔任了第二屆「當代戲劇雙年展/深圳·福田」公共空間表演系列的聯合策展人,集中呈現中國當代表演藝術的最新動向;2019年,他在上海新天地策劃了城市策展項目,以「街頭小事」為主題,匯聚了眾多當代藝術家和創意人,以街頭為背景而展開創作與表演。此外,他也是活絡空間設計事務所的創始合夥人,展開了關注公共空間和社會問題的城市實踐項目。2020年夏天,他透過與活絡策劃的「擺攤頭」項目,回應了當時中國熱議的「地攤經濟風波」。王懿泉先後就讀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新聞傳播學士、中央美術學院視覺傳意設計和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敘事環境碩士。
圖片提供:王懿泉
山內光枝
山內光枝是一位居住在日本的藝術家。2010年,在尋根之旅的途上,她見到一張裸體海女的老照片,啟發她對人性及大海所孕育的世界觀感到興趣。2013年,她從韓國濟州島的海女學校畢業,她學習了傳統的自由潛水捕漁,並開始進行水底拍攝。自2015年,她在菲律賓展開研究項目,將研究領域擴展至亞洲海洋。她的第一部紀錄片《Crossing Tides》在2019年東京紀錄片電影節上獲得了長篇電影榮譽獎。
2020年夏天,山內光枝讀了一篇由全基善(又名松田基善)所撰寫,題為「我來自哪個國家?」的文章,二人因此而相遇。這段緣分促使他們至今也不斷地針對歷史、身份和根深蒂固的思維進行討論。身為一名文化詮釋者,全基善(又名松田基善)參與了山内光枝的最新作品,在該作品中,她透過面對家人在日本統治下作為被殖民者移居釜山的經歷,來重遇她當下的現實,這次將會是他們的首次合作。
圖片提供:山內光枝
任東宇
任東宇是PRAUD的聯合創辦人及弘益大學建築與城市設計研究生學院的助理教授。他持有哈佛大學城市設計的建築碩士學位及首爾國立大學學士學位,在2011年至2017年期間,他曾在羅德島設計學院擔任客席教授,2016年曾擔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訪問助理教授。他分別在2017年及2019年首爾雙年展,與蔡優進共同策劃展覽「Pyongyang Sallim」,以及與Rafael Luna共同策劃「Cities Exhibition」展覽。任東宇是2013年建築聯盟獎的得獎者,曾參與在2014年威尼斯雙年展獲得金獅獎的韓國館,是《Pyongyang, and Pyongyang After》、《(Un)Precedented Pyongyang》和《I Want to be METROPOLITAN》的作者,以及《North Korean Atlas》的編輯。
圖片提供:任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