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1個字或以上

再紡東亞系列二:邊織邊拆的網

請輸入1個字或以上

訂閱CHAT六廠電子通訊

車昇彥

車昇彦現正在首爾生活及工作,擅長創作初看如畫、實際上由絲線編織而成的作品。她先於首爾弘益大學取得藝術學士及碩士學位,其後獲得芝加哥藝術學院繪畫碩士。自畢業之後,車昇彦便醉心於結合紡織與繪畫,持續探索繪畫的各種可能性。近期,她關注於二十世紀充滿實驗精神的藝術實踐,並將當時各種藝術元素揉合於自己的創作之中,遊走於東西方、視覺與觸覺、思想與物質之間。

車昇彦曾參與美國約瑟夫與安妮.亞伯斯基金會(2018)、韓國仁川藝術平台(2019)及荷蘭SEA基金會(2020)舉辦的藝術家駐留計劃。她的作品亦於多個機構展示,包括首爾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首爾市立北首爾美術館及安山市京畿道現代藝術美術館等。

圖片提供:車昇彦

陳逸雲

陳逸雲現工作生活於上海,先後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新媒體設計系及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交互設計系,並曾於上海中醫藥大學修讀中醫。她以思辨設計為手段,使用影像、插畫、物體、裝置等的綜合媒介,試探新興科技與日常生活的關係。陳逸雲當下主要著眼於設計、人文、醫療的交叉領域,關注在健康與病痛這兩種狀態轉換下的身體,以及個體的疾病心理和行為、社會文化因素對身體態度的影響。

陳逸雲參加的展覽包括:三亞華宇藝術中心「聖狀通道」 (2019)、埃因霍溫MU藝術空間「重塑-變異的系統、身體與視角」(2018)、墨爾本科學畫廊「完美」 (2018)、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後設與思辨」(2018)及上海OCAT「Y時代之歌」 (2015)等。2018年,她榮獲海牙生物藝術與設計大獎。她分別在2016及2018年任西澳大學SymbioticA生物藝術實驗室和荷蘭馬斯特裏赫特大學營養與運動科學院的客座研究員,並從2020年起任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助理教授。

圖片提供:陳逸雲

朱駿騰

朱駿騰,1982年出生於台北,2006年畢業於台北世新大學,2010年取得倫敦金匠大學藝術創作碩士學位。他在大學主修電影,求學期間曾拍攝多部劇情短片,並入選國際電影節。畢業後,他的創作方向轉移至當代藝術,作品以電影、多頻道錄像及現成物裝置為主,向「個人」在面對當下社會/政治/文化等複雜結構下面臨的困境與生存狀態表達關注,藉著作品提出回應。

他的作品經常於各大電影節和國際藝術機構展出,包括第28屆克萊蒙費宏短片電影節、第19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第7屆首爾國際電影節、2014台北雙年展、Kunsthaus Esse、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格拉斯哥當代藝術中心、荷茲利亞當代藝術博物館等。

2013 至2016年他曾於台北創立空場藝術聚落並擔任首任營運總監。

圖片提供:朱駿騰

何銳安

何銳安

何銳安是一名藝術家及作家,其創作交織當代藝術、電影、表演和理論。他透過演講、寫作及影像,審視圖像在全球主義及管治下的產生、傳播與消散。

他的項目曾在多個場館呈現,包括:曼谷藝術雙年展、亞洲藝術雙年展、光州雙年展、雅加達雙年展、沙迦雙年展、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柏林世界文化中心、維也納博物館、新加坡美術館、燕豪芬凡艾伯當代美術館及日本山口媒體藝術中心。2018年,何銳安獲選為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的藝術家駐柏林創作計劃的駐村藝術家。2019年,他於德國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獲得國際電影評論獎。

何氏為CHAT六廠2021年駐場藝術家。在駐留期間,他探討了一百年來紡織工業及其在大中華地區轉變後的歷史,並對勞動力、資本與科技之間日新月異的關係作出研究。

圖片提供:何銳安
攝影:Eike Walkenhorst

鎌田友介

鎌田友介1984生於日本神奈川縣,2013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取得跨媒體藝術碩士學位。他的藝術實踐建基於對戰爭與文化、日本建築與現代史的深入研究,呈現出易於扭曲的歷史本質。

鎌田近期的展覽包括橫濱市民美術館「The Ongoing Dialogue」(2019)、東京本鄉TOKAS藝術空間「Compiling Behaviors, Digesting Actions」(2018)及首爾國立現代美術館「How Little You Know About Me」(2018)。

圖片提供:鎌田友介
攝影:Charlotte Raymond

康瑞璟

康瑞璟曾先後於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及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修讀東方繪畫及繪畫,現正在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韓國繪畫。她的作品於世界各地廣泛展出,包括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2019)、第12屆上海雙年展(2019)、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當代藝術中心的「黑席鶯」(2018)、利物浦雙年展(2018)、光州雙年展(2018、2016)、聖荷西藝術博物館的「Other walks, Other lines」(2018)、韓國首爾國立當代藝術博物館的「As the Moon waxes and wanes」(2016)、巴黎Villa Vassilieff的「Group Mobile」(2016)、首爾影音亭的「Foot and Moon」(2015)及首爾Old House的「Grandmother Tower」(2013)。康瑞璟於2018年獲頒巴洛斯藝術獎。

圖片提供:康瑞璟

加藤 翼

加藤 翼是一名工作生活於東京的藝術家。他的多媒體項目,包括表演、裝置和錄像均強調公眾參與,例如他的代表作 《Pull and Raise》是一個公眾在公共空間用繩索移動大型結構的項目,這便需要即興參與。自從 2011 年在福島事故發生後完成一個項目,他的作品更多以荒誕諷刺手法遊走於社會界限,例如《言語不通》關於在韓國和日本之間的無人島﹔作品《在它被打破之前打破它》關乎面臨驅逐的難民社區推倒一座象徵著他們居所的結構﹔4名白人男子綁在一起在《胡士托 2017》演奏美國國歌。他的項目及裝置挑戰觀眾重新認識彼此之間的距離感。

他的作品被廣泛展出,包括東京歌劇院美術館「領地與島」(2021)、柏林漢堡車站美術館「刮擦表面」(2021)、香港大館當代美術館「言語不通」(2020)、羅馬國立二十一世紀當代美術館「成為一個集體」(2020)、台北當代藝術館「災難的靈視」(2020)、在名古屋和豐田市舉行的 2019 年愛知三年展、果川國立現代美術館「重演歷史」(2017)及巴黎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起義」(2016)。

 

圖片提供:加藤翼
攝影:Kana Tarumi

李繼忠

李繼忠的研究式創作主要關注歷史及編纂、系統和意識形態。從早年開始,李繼忠有感香港歷史檔案缺乏管理,引發他以檔案研究方法為基礎,延伸至創作與研究實踐。他透過一系列研究、社會參與及行動介入來回應歷史論述,將政治與藝術的轉化投映在個體實踐。除了個人創作外,他更致力在未來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檔案庫。

李繼忠於2020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Altius獎助金,並於2018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17藝術新秀獎(視覺藝術)」。近年展覽包括瑞士「溫特圖爾國際短片電影節」(2021)、北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進退維谷」(2020)、瑞典蘭斯克魯納「Landskrona Foto」(2020)、北京長征空間「赤字團」(2019)、南韓首爾藝術博物館(SeMA)「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2018)、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第12屆上海雙年展:禹步——面向歷史矛盾性的藝術」(2018)及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造動: 2015亞洲藝術雙年展」(2015)。

圖片提供:李繼忠

伊佐治 雄悟

伊佐治 雄悟在1985年出生於日本岐阜市,2008年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他在2019年曾獲得瑞典Pola藝術基金會研究項目的獎學金。

伊佐治 雄悟是一位居住在東京的視覺藝術家,擅長以現成物進行藝術創作。

「我們的生活一直被平坦的地板和筆直的牆壁包圍,留在同樣的空間中總是很局促,所以在森林及山間散步聽起來是個好主意。但為什麼沒人要質疑地板和牆壁的光潔度呢?顛簸的道路及牆壁上的污漬才是我們與世界之間的聯繫。」他想用作品表現這種現象。

圖片提供:伊佐治 雄悟

李清月

李清月是一位生於上海的插畫師,除了為小說繪制插畫,也偶爾創作繪本,以當代藝術的形式為民間傳統故事賦予嶄新的詮釋。2021年,她的繪本《神奇的壯錦》獲頒年度「圖書印象」國際插畫與圖書設計大賽原創繪本獎。

李清月的個展包括上海市群眾藝術館「神奇的壯錦」(2021)、「浮圖記——九九遊錄」(2016)及上海The Space「一個舊的圖畫展」(2016),她亦曾參與上海MoCA當代藝術館「動漫美學雙年展」(2013)。

圖片提供:李清月

文美桃

文美桃於2017年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及香港藝術學院藝術學士學位,主修繪畫;2021年入選香港大館藝術家工作室駐場計劃。她的作品曾於香港及海外的群展中展出,如日本福岡九州藝文館「意識聚集,第二十九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2021)、安全口畫廊「字裡行間」(2020)、香港醫學博物館「像是動物園(2)」(2018)及台北非常廟藝文空間 「類聚集」(2017)、等等。

文美桃的創作以物料出發來講述事件或事情,並從技術層面延伸各種媒介,其作品主題由身體的親密性遊走到城市的景觀,探究城市化的生活與消逝的事物。透過物化、複製、重塑以及量化的方式,令觀衆從新的角度注視人、生物與死物,並關注其脆弱性與沉默性之間的關聯。

圖片提供:文美桃

朴智希

朴智希

朴智希是一名活躍於首爾的雕塑藝術家。她的創作著重探索現代建築結構與生物學、人類學、物理學和民間傳說之間的關連,展現出對微生物等非人物種和時間歷史的興趣,在檢視這些元素如何在現代建築空間中交織互纏的同時,也對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模式進行去中心化。

朴智希曾受邀參與洛杉磯MAK藝術與建築中心、上海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及蘇格蘭格蘭菲迪藝術村的研究及駐留計劃。她亦曾獲得2021年ARKO藝術科技基金獎、2020年SFAC新晉藝術家基金獎等獎項。朴智希曾參加多個國際展覽,近期展覽包括洛杉磯MAK藝術與建築中心「Michael Was a Good Neighbor」(2019)、首爾市立北首爾美術館「Seoul Focus [25.7]」(2017)、納沙泰爾藝術中心「Neo Geography 1」(2017)等。

圖片提供:朴智希
攝影:John Paul

王博

王博是一名藝術家和導演,目前在荷蘭工作和生活。他的錄像作品以藝術性手法探討社會及歷史事件。其創作的作品受廣泛展映,當中包括古根漢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莫斯科車庫當代藝術博物館、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瑞士真實影展、東京影像論壇電影節、烏拉爾工業雙年展、南韓DMZ國際紀錄片影展、廣州時代美術館和布魯塞爾BOZAR當代藝術中心等。他是2013年羅伯特弗拉哈迪研討會的研究成員,亦是2017-2018年光州亞洲藝術中心-荷蘭皇家藝術學院聯合駐留藝術家,及2016年新加坡南陽理工當代藝術中心駐留藝術家。

圖片提供:王博

王雅慧

王雅慧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取得科技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學位,目前工作、生活於台北。她的創作形式涵蓋錄像、裝置、攝影和繪畫,她擅長運用影像探討觀者視野的邊界,從現實與影像的交會重疊處提出之於虛/實、內/外空間、影像本質、觀看經驗的問題。在主題上,王雅慧則關注在東方的自然哲學中人與世界的關係與思維方式,並從當代生活的經驗中,探索重新納入這種思維方式的可能性。因此她的影像作品並非為了創造或描述一種風景,而是關於風景如何構成錄像。

王雅慧過去曾參與的國際駐村計畫包括:2010芬蘭的赫爾辛基國際駐村計劃、2007巴黎西堤國際藝術村及2006紐約Location One。作品曾屢次參展及放映,如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雙年展」(2002、2010)、龐畢度中心「鹿特丹國際電影節」(2008)、上海美術館「上海雙年展」(2006)等。近期則於德國基森新藝術協會及誠品畫廊舉辦個展,並獲得臺北美術獎與國巨科技藝術獎的殊榮。

圖片提供:王雅慧

王懿泉

王懿泉,藝術家和策展人,1987年出生於北京,現居上海。他的創作和研究興趣在於表演、電影、城市空間、藝術與經濟之間的關係,憑藉針對這些議題的持續創作,他的藝術實踐在過去十年間發展出多樣面貌。他將多種媒介融合在富有表演性的場景裡,創作出形成參與感的現場活動,或承載敘事的空間設置,藉此對社會及文化議題展開個人化的評論。策劃展覽和組織藝術活動是王懿泉在藝術實踐中很重要的部分。2018年,他擔任了第二屆「當代戲劇雙年展/深圳·福田」公共空間表演系列的聯合策展人,集中呈現中國當代表演藝術的最新動向;2019年,他在上海新天地策劃了城市策展項目,以「街頭小事」為主題,匯聚了眾多當代藝術家和創意人,以街頭為背景而展開創作與表演。此外,他也是活絡空間設計事務所的創始合夥人,展開了關注公共空間和社會問題的城市實踐項目。2020年夏天,他透過與活絡策劃的「擺攤頭」項目,回應了當時中國熱議的「地攤經濟風波」。王懿泉先後就讀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新聞傳播學士、中央美術學院視覺傳意設計和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敘事環境碩士。

圖片提供:王懿泉

山內光枝

山內光枝是一位居住在日本的藝術家。2010年,在尋根之旅的途上,她見到一張裸體海女的老照片,啟發她對人性及大海所孕育的世界觀感到興趣。2013年,她從韓國濟州島的海女學校畢業,她學習了傳統的自由潛水捕漁​​,並開始進行水底拍攝。自2015年,她在菲律賓展開研究項目,將研究領域擴展至亞洲海洋。她的第一部紀錄片《Crossing Tides》在2019年東京紀錄片電影節上獲得了長篇電影榮譽獎。

2020年夏天,山內光枝讀了一篇由全基善(又名松田基善)所撰寫,題為「我來自哪個國家?」的文章,二人因此而相遇。這段緣分促使他們至今也不斷地針對歷史、身份和根深蒂固的思維進行討論。身為一名文化詮釋者,全基善(又名松田基善)參與了山内光枝的最新作品,在該作品中,她透過面對家人在日本統治下作為被殖民者移居釜山的經歷,來重遇她當下的現實,這次將會是他們的首次合作。

圖片提供:山內光枝

全基善(又名松田基善)

全基善/松田基善是一位居住日本的文化翻譯及土建築家。他在 2015年成立由文化翻譯及編輯組成的團隊,並擔任總監及協調員,透過共同舉辦各項項目以拓展當地文化,包括以亞洲為主的生活方式、社區、藝術、食品及工藝。此外,作為5個互助社區的成員之一,他繼續以其獨特的建築及木工技術擴闊生活設計實踐。

全基善/松田基善出生及成長在「在日」(日語意思是在日本出生的韓國人)的少數社群中,社群在日本有約60萬人,正在面對與種族、種族教育、歧視、政治及國籍相關的多重身份危機。他意識到想在生活中真正保持內心平靜,需要將自己的意識拓展至他出生的那刻。全基善/松田基善不斷試驗及實踐多種生活方式,致力培育個體之間的關係,撇開不談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觀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會順其自然而誕生。

圖片提供:全基善

楊圓圓

楊圓圓1989年於北京出生,是一名視覺藝術家與電影導演,作品形式涵蓋影像、攝影、藝術家書與表演。楊曾獲ART POWER年度藝術發現大獎(2019)、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2017)、新銳攝影獎提名(2016)、華宇青年獎提名(2016)、法國阿爾勒攝影節作者書獎(2015)、Magenta基金會Flash Forward攝影獎(2013)及三影堂美國特尼基金會獎(2012)等。

她的近期個展包括上海OCAT 「上海樓」(2020)、上海AIKE「⼤連幻景」(2019)、紐約華美藝術協會456畫廊「交錯劇場」(2018)、上海現代藝術基地「間隔地帶」(2018)和北京C-空間「在視線交錯之處,上篇」(2016)。2018年,她在紐約的Art in General與UnionDocs進行駐地創作。2019年,她的處女作短片電影《相愛的柯比與史蒂芬》入圍多部國際電影節,包括美國亞特蘭大電影節、卡姆登國際電影節、亞美國際電影節、臺灣國際女性影展等,並於2021年登上《紐約客》雜誌。

圖片提供:楊圓圓

X

特別安排

CHAT六廠及六廠小店將於下午12時30分重新開放,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