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歌
孫歌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學院特聘教授、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政治學博士,歷任日本東京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一橋大學、京都大學、立命館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韓國首爾大學客座教授。
專業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關注日本戰後思想家的認識論生產,致力於在跨文化視野中轉化日本思想的認識論資源,因此,具體研究同時涉及到中國與日本思想史的基本課題。
近年出版的主要中文著作有:《遊走在邊際》(2021);《絕望與希望之外:魯迅〈野草〉細讀》(2020);《從那霸到上海:在臨界狀態中生活》(2020);《尋找亞洲——創造另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2019);《歷史與人:重新思考普遍性問題》(2018);《思想史中的中國與日本》(2017)。
圖片提供:孫歌
毛利嘉孝
毛利嘉孝是東京藝術大學全球藝術研究生院的社會學和文化研究教授。他在京都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後在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獲得媒體與傳播碩士及社會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興趣是後現代文化、媒體、藝術、城市和跨國主義。他的出版物包括:《街道上的哲學》(2009);《流行音樂與資本主義》)(2005/2012)以及「文化=政治:飛特族時代抗議的新文化形式的出現」,《亞際文化研究》(2005);「東日本大地震後的新集體主義、參與與政治」,《世界藝術》(2015)。
圖片提供:毛利嘉孝
孫松榮
孫松榮為法國巴黎第十大學表演藝術所電影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合聘)。策展項目包括「不只是歷史文件:港臺錄像對話1980-90s」(2018)、「啓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2015)、「紀錄之蝕:影像跨界的交會」(2012)。主要研究領域為現當代華語電影美學研究、電影與當代藝術,及當代法國電影理論與美學等。著有《入鏡丨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藝術與跨界實踐》(2014),編著《蔡明亮的十三張臉: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面孔》(2021)等。
圖片提供:孫松榮
馬然
馬然是日本名古屋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院的副教授,負責「於亞洲的日本」文化研究國際項目以及電影研究項目。她的研究興趣包括東亞獨立電影與電影節,發表過相關期刊學術文章和著作章節,包括近期為《日韓電影雜誌》共同編輯的兩篇特刊 「戰後沖繩影像的可見/不可見」(2021)。她亦是《當代亞洲的跨界獨立電影製作》(2019)的作者。除了研究,她還組織了在大阪、北京和名古屋的獨立電影放映活動。
圖片提供:馬然
潘律
潘律是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系副教授,曾任柏林工業大學訪問學者、訪問學者(2008、2009),哈佛燕京學院訪問學者(2011-2012),福岡亞洲藝術博物館駐館研究員和柏林都市與藝術研究中心駐場藝術家(2016),臺北藝術大學訪問學者(2018)。潘律著有三本專著:《看不見的復寫城市: 柏林和上海的記憶、空間和現代性》(2016)、《公共空間的審美化:東亞城市的街頭視覺政治》(2015),以及《圖像、想像和想像之所:大中華地區的二戰紀念碑》(2020)。她的影像作品包括包括與王博共同執導《港城三記》(2016)、與王博共同執導《瘴氣、植物和外銷畫》(2017),該片獲得日本東京第32屆影像論壇節優秀獎,與王博共同執導《湧浪之間》(2019)及與荒木悠共同執導《倒錯的編年史:出入亞洲之旅》(2021)。她是2018年臺北關渡雙年展的策展人之一。
圖片提供:潘律
嶋田美子
嶋田美子生於1959年日本東京,目前住在日本千葉市,是一位視覺藝術家和藝術史學者。她在倫敦金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她的研究興趣包括戰後日本的藝術和政治、另類藝術教育和女權主義。她目前在東京大學教授女權主義和藝術。
圖片提供:嶋田美子
曹珠賢
曹珠賢目前是綜合平台「Drifting Curriculum」的成員與策展總監,這個平台以新的學習形式進行多學科的策展研究項目和實驗。她亦擔任延世大學傳訊與藝術研究院文化媒體特聘教授,並在韓國科學技術院人類世研究中心擔任副研究員。
基於敏銳的當代敘事研究,並通過過去5年來在一民美術館策劃和監督的十多個重要的展覽、項目以及出版物,她以極具實驗性的形式捕捉並呈現了緊迫的社會議題中被遮蔽的部分。另外,她一直在展覽策劃中通過戲劇、表演、後戲劇和遊戲等多樣的媒體實驗,在觀眾參與、社區和檔案藝術等領域尋求新的藝術形式。她的策展項目包括「1920 Memory Theater The Gold Rush」(2020)、「The Better Man 1948-2020: Pick your representative for the National Assembly」(2020)、「Immortality in the Cloud」(2019)、「Flip Book: The Revolutionary Animations of the 21th Century」(2018)、「Urban Ritornello: The Archives on Community」(2017)、「do it 2017: Seoul」(2017).
圖片提供:曹珠賢及Monthly Design
李庸宇
李庸宇是一位媒體歷史學家和文化研究學者,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文化研究助理教授。他曾在紐約大學、康奈爾大學和西江大學的全球研究學院教授現代韓國媒體批判與文化研究、視覺研究、電影理論和東亞流行文化、戰時日本和戰後韓國思想史、韓國當代藝術、後殖民記憶、翻譯學。
他曾作為特邀策展人,策劃以下展覽項目:聯合策展首爾市立美術館「Asian Diva: The muse and the monster」(2017);成都第一屆安仁雙年展(2017);香港Para Site「土與石,靈與歌」(2016-17);首爾國際畫廊「Robert Mapplethorpe: More Life」(2021);首爾市立美術館SeMA地堡「Naming the Nameless」(2021)。
他的著作發表在許多書籍、期刊和圖錄中,包括《Superhumanity》(2018);《2 Oder 3 Tiger: Koloniale Geschichten, Medien Und Moderne》(2017);《康瑞璟:黑席鶯》(2019);《和而不同:第九屆釜山雙年展2018》(2019);《國立現代美術館現代汽車系列2020: 梁慧圭―O₂ & H₂O》(2020);《Community of Parting》 (2020, 2021)以及亞洲電影雜誌。
圖片提供:李庸宇
于渺
于渺是一位生活在北京、活躍於全球的藝術史研究者和策展人。她近期策劃的展覽包括柏林時代藝術中心與蔡影茜聯合策展「三個爭議的場域——漫長的九十年代及其寓言」(2022)、OCAT雙年展「百物之息(2021)、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2020)、「寫真倫理:中非影集」(2020)、「倪軍:一個棘手的個案」(2019)等。于渺曾獲得第14屆亞洲文化協會藝術中國年度策展人提名獎、 2018年典藏當代藝術批評獎、2017年泰特美術館亞洲研究獎和2015年中國當代藝術評論獎。她參與寫作的英文專著《Uncooperative Contemporaries: Shanghai Art Exhibitions in 2000》於2020年由Afterall展覽史中心出版。她曾在北京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加州藝術學院、亞洲藝術協會、Pirelli HangarBicocca美術館等機構任教或演講,並擔任Hyundai Blue Prize、保時捷青年藝術獎的評委和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藝術檔案的編委。2021年,于渺發起了長期研究策展專案「北方x人類世:從邊緣出發的生態感知」。
圖片提供:于渺
佐佐木 玄太郎
佐佐木 玄太郎自2013年以來在熊本市現代美術館擔任策展人。他對亞洲地區的文化狀況、歷史和社會都有著廣泛的興趣,尤其特別關注中國的當代藝術。在日本美術館協會的支持下,佐佐木 玄太郎於2017年對上海的當代藝術狀況進行了實地調查,並在此基礎上於熊本市現代美術館策劃展覽「魔都之脈動 – 上海當代藝術的騰飛」。他亦積極與本地藝術家合作籌備項目,其中具代表性的展覽是2021年的「In Search of Origins: Art Practices Rooted in the Environments of Kyushu」。
圖片提供:佐佐木 玄太郎
朴珠媛
朴珠媛曾在英國愛丁堡大學進修歷史並獲得藝術史碩士學位。她目前在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擔任策展人。她曾擔任2020年光州雙年展「Minds Rising, Spirits Tuning」的副策展人和光州文化基金會組織的2020年光州亞洲論壇的顧問成員。朴珠媛目前生活工作於首爾,從2017年開始發起了國立現代美術館的長期項目之一「Asia Focus」,並在2018年開啟了她的第一個研究項目「How little you know about me」。在2020年亞洲項目的第二章節「Looking for Another Family」中,她專注於通過現場研究為駐紮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各種藝術家團體和當地社區打造一個公共平臺。
她最近策劃的專案有:首爾及金澤國立現代美術館現代汽車系列——「News from Nowhere, Freedom village」(2021及2022);首爾「Alternative languages – Asger Jorn, the artist as a social activist」(2019);威尼斯「Tilted Scenes – What do you see? 」(2019);首爾「When Art Becomes Liberty: The Egyptian Surrealists 1938–1965」(2017)。她還在《藝術論壇》上發表藝術評論,推廣韓國的當代藝術景況。
圖片提供:朴珠媛
謝豐嶸
謝豐嶸為新北市美術館籌備處策展人。他曾是上海外灘美術館創館成員,並擔任資深策展人。近年策劃的項目包括:「預演未來」(2021)、「RAM HIGHLIGHT 2019:哨聲響起前」(2019)、與康喆明、謝清及曾明俊共同策劃「百物曲」(2019)、與鄭慧華共同策劃「告訴我一個故事:地方性與敘事」(2018)及「RAM HIGHLIGHT 2018:誰的身體?」(2018)。
圖片提供:謝豐嶸
李杰
李杰於2006年開始獨立策展實踐,2011至2015年擔任成都A4當代藝術中心策展人,2016年任麓湖・A4美術館首席策展人及後由2021年任副館長。李杰關注和推動實驗藝術與創新教育的發展,通過策劃一系列當代藝術展覽、在地藝術計畫、iSTART兒童藝術節等專案踐行更多元的策展方式,不斷拓展美術館的公共關係與社會共創模式。
李杰曾於2012年受德國歌德學院邀請參加第13屆卡塞爾文獻展中國青年策展人訪問交流計畫。2013年參加日本橫濱YCC創造城市藝術中心駐留藝術項目,2014年受邀參加日本「迂回路-亞洲藝術文化交流論壇」策展人交流項目。2016年受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邀請參加中日青年策展人互訪交流專案。同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蔡國強獎學金。2017年獲得首屆「Hyundai Blue Prize創新未來策展人獎」。
圖片提供:李杰
文仙娥
文仙娥是一位策展人、研究員及作家,工作及生活於東豆川和首爾。她目前是東豆川Space AfroAsia的總監。最近策劃的展覽和項目包括:東豆川AfroAsia空間「Integral Hisoria」(2022);安養展館第6屆安養市公共藝術項目——「Symbiotic City」的主展「Better than Tomorrow」(2019);首爾另類空間「Zeitgeist: Video Generation」(2018);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De School 「Brace for Impact(2018);首爾Amado藝術空間「Zeitgeist: Psychedelic; Blue」,(2016);光州亞洲文化中心「Plastic Myths」(2015-16)。她曾參與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Intensive Program」(2017)和阿姆斯特丹的「de Appel策展計劃」(2017-18),並且獲得「Amado展覽獎」(2016)和「The Critic Festival Award」評論家獎(2016)。
圖片提供:文仙娥 攝影:Shinji Otani
李俊峰
李俊峰,香港的藝術家、策展人和研究者。 研究興趣包括亞際脈絡下的自組織藝術實踐、草根社會運動和美學政治。他是社區/藝術空間「活化廳」(2009-15)和「亞際木刻圖繪」研究小組(2019至今)的創始成員。
圖片提供:李俊峰
吳君儀
吳君儀,策展人及研究者,生於馬來西亞,現於香港工作和生活。她的研究興趣包括協作式藝術實踐、文化行動及東南亞後殖民脈絡下的族群關係等。近期策展項目為吉隆玻The Back Room「Carving Reality: Contemporary Woodcut Exchange Exhibition from East Asia」(2020)。 她是「亞際木刻圖繪」研究小組(2019至今)的創始成員。
圖片提供:吳君儀